首圖拷貝.jpg
以往經過雲林,想到的無非是麥寮工業、古坑咖啡、斗六老街,現在雲林多了一處全台最新「湖山水庫」踏青攬勝,水庫的誕生承載許多先人對於家園保衛及政府徵收土地使得居民必須放棄耕種的血淚事蹟,這些史蹟在雲林縣政府的社造推廣下保留下來,這次透過旅遊達人大熊老師的帶路,在「榴中社區」及「林內社區」分別開發兩條文青踩線、親子輕旅行最新景點,走吧!讓我們順著湖山水庫探險趣!
 
 
   
 
石榴鎮好風景|湖山踏青、寶屋探趣 
早期因湖山水庫開發必須向居民徵收土地,原本承租約1200公頃的土地被徵收了400公頃,徵收後無法耕種,居民只好向外謀生,現原湖山水庫居民人數據里長說:可投票人數不到300人,透過社造推廣將湖山、石榴鎮重整,讓更多人在湖山水庫開放參觀之餘,更加了解前人血淚。
 
DSC04948.jpg
 
為了推廣社造,許多熱心地主捐出用地作為文史規劃使用,像進入湖山水庫前,必先經過的「賓哥室」原本是賓哥(蔡賓)的住家,取其「冰果室」諧音,因此就叫「賓哥室」,右邊有社區廚房,左邊未來規劃背包客棧,這裏也提供場地租借舉辦咖啡品嚐會、小市集等;隔鄰的「時光寶屋」由以前的豬寮改建,現發展成為活動展覽中心,目前展覽手作葉拓,往湖山水庫的途中還可先到「松花坡園藝」嚐嚐秘製密蕃茄、栽種一盆台灣少有「栗豆樹」,再登小徑到湖山水庫賞景野餐,享受輕鬆愜意的上半天,別急!下半天還有更多驚喜!
 
DSC04946.jpg
 
DSC04860.jpg
▲舊屋重整的「賓哥室」原本是賓哥(蔡賓)的住家,取其「冰果室」諧音,因此就叫「賓哥室」,右邊有社區廚房,左邊未來規劃背包客棧。
 
DSC04867.jpg
▲中庭的「手感Soka咖啡」分享讓旅人意外幸福滿滿。
 
IMG_1899.jpg
▲舊時回憶|柑仔霖山
牆上記載著民國30年舊台幣時期,流行將現金存錢莊放高利貸,當時一棟房子5000元,原本擁有十甲柑仔林的舊宅主,人稱柑仔霖,堅持將錢放高利貸沒來得及購屋,民國38年金融大洗盤,舊台幣4萬換1元讓100萬瞬間變成了25元,因此抑鬱而終的傷感記事,聽來既諷刺又哀傷。
 
DSC04863.jpg
▲舊時回憶|保佑 寶柚
柚木具有不易腐壞的特性,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湖山里種植大量柚木以利生產製作大量船艦,因此禁止台灣人砍伐及栽種,但當時台灣人仍依賴燃燒維持時效較佳的柚木做為烹飪及生活所需,當地有不少居民因偷偷砍伐遭到日本政府逮捕入獄服刑,因此柚木對於當地的史蹟仍具有情感象徵。
 
DSC04889時光寶屋.jpg
▲由以前的豬寮改建的「時光寶屋」現成為活動展覽中心。
 
DSC04890.jpg
▲從時光寶屋往松花坡園藝走,可見到左邊北勢坑溪與右邊土地公坑溪交錯,真實上了一堂地理課。
 
湖山水庫前的休憩站|松花坡
園主特製蜜蕃茄 清涼脾肚開
往湖山水庫前不妨走一趟「松花坡種苗園藝社」,這裏栽植台灣人最愛的「元寶樹」,過年常可見到它的身影,本名栗豆樹(別名元寶樹、綠寶石等),具耐陰、喜高溫、好栽種之特性,成樹高12公尺以上,最高可達40公尺,開花後結果莢,每顆果莢內約有3~5顆果實,種子可烘烤食用及作為肥皂的替代物,且據說種莢提煉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AIDS的治療,在台灣栗豆樹多為室內盆栽觀賞用。
 
DSC04892松花坡園藝.jpg
▲樹林多蚊子就多,據稱養青蛙可以減少蚊子,松花坡入口處擺放兩隻「貢德氏赤蛙」,意喻:「必謀ㄇㄤˋ(台語沒搞頭之意,也是使之沒有蚊子之意),詼諧有趣。
 
DSC04943.jpg
 
DSC04927.jpg
 
DSC04934.jpg
▲相信仍有許多人未見到元寶樹小時候,在松花坡的自然教室親手栽盆元寶樹帶回家看著他長大絕對比直接買一盆成樹來得有意義。
 
園藝區內特別的除了栽種栗豆樹還栽植溫室番茄,老闆手作蜜蕃茄讓人生津止渴停不了口,還教導我們製作蜜蕃茄的方法,回家不妨動手做做看。
 
DSC04922.jpg
▲溫室蕃茄結果累累,喜歡可以向園主直接購買。
 
DSC04919蜜蕃茄.jpg
▲園主特製蜜蕃茄生津解渴又開胃,絕對是夏天聖品,但只有這裡吃得到買不到,想吃!園主會教你怎麼做。
 
湖山水庫守護神|三公園區
繼續前往湖山水庫的路上也能寓教於樂一下,路邊樣似水燭的象草,原是非洲外來品種,原為牧草所用,台灣南部經常可見,下次見到它可別再叫他蠟燭草了。接著原位於在水庫位置的石頭公是一顆重達176公噸的不規則形石頭,原座落於崙尾坑溪上游河床,現湖山水庫蓄水區內,水庫完工後石頭公淹沒水中,地方居民積極爭取,費盡相當力氣才遷移至中區水資源用地,即現今三公園區,供奉萬善宮、石頭公、土地公。
 
DSC04906象草.jpg
▲路邊樣似水燭的象草。
 
DSC04913土地公.jpg
▲三公園區:左萬善宮、中石頭公、右土地公
 
湖山水庫原本是個里,面積佔斗六市的1/10,民國96年為了將民生、農業、工業的用水分流,在低海拔的雲林斗六湖山里蓋了「湖山水庫」,因水庫建成,讓八色鳥、五色鳥、老鷹回歸,據說紫斑蝶遷徙更是生態特色,曾有一天一萬隻的壯觀景象。水庫餘2015年完工開始蓄水,2018年2月正式開放參觀,目前是全台最新一座水庫。
  
IMG_1967.jpg
▲水庫目前邊蓄水邊供應,因此尚未能見倒滿位,期待湖光潾潾的滿位美景。
 
文青天堂|石榴踏街、小鎮生活探秘
石榴社區街道上的老房子訴說社區百年歷史,長和巷內仍保有許多舊時代的建築,街上常見超過40年的小麵店、早餐店,有350年歷史的「長和宮」是當地居民的生活信仰重心。社區早期建築特色為商住混合,以樓下做柑仔店,樓上是住家的閣樓概念搭建,經過社造整理後,在「石榴社區生活館」裡展示早期生活機具及文史解說供遊客瀏覽。
 
DSC05016.jpg
 
DSC05018.jpg
▲石榴街上仍保有純樸小鎮風情,簡約彩繪牆絕對是文青最愛,家戶皆有各自窯燒信箱,仔細探索將能發現小鎮迷人之處。
 
DSC04969.jpg
 
DSC04971.jpg
 
DSC04970.jpg
▲石榴社區生活館展示許多古早文物,具有寓教於樂之作用。
 
轉個彎來到50年代李德用先生自家開設的「新德豐碾米廠」,擁有早期台灣農業時代整套檜木製碾米的機具,置身其中,不禁讓人懷想早期台灣人的刻苦生活及豐收的愉悅,在碾米廠後方的「張氏宗祠」最早為石榴班張姓居民祭拜祖先的宗祠,日據時代兼做保正辦公所,不過現在是私人住所,想參觀不妨洽詢里長,可別隨意進入喔。
 
DSC05011新德豐碾米廠.jpg
 
DSC05009.jpg
 
DSC05007新德豐碾米廠右牆是鐵罐汽水壓平封的.jpg
▲碾米廠拉門上的鐵片來自早期美軍援助台灣時期的罐頭壓製拼貼而成,上面還可見到罐頭品牌,純屬意外的復古意象讓時光彷彿回到過去。
 
DSC05017張氏宗祠.jpg
▲張氏宗祠是石榴鎮上最大宗姓,目前為私宅,想參觀記得要經過同意。
 
DSC05022長和宮.jpg
▲百年信仰中心「長和宮」。
 
DSC05024.jpg
▲斑鳩亭是鄰里們休憩小公園,因長和宮媽祖遶境時發現金身後有斑鳩,因此又名斑鳩媽。
 
小鎮覓食|平凡中的不平凡  一碗只要15元
石榴鎮其實沒有什麼餐廳選擇,多為早餐、麵攤小吃店,但每家幾乎都經營2~30年以上,像這家小吃店沒有招牌,只能依循隔壁早餐店及因應社造才掛上的「石榴麵」木牌才能找到它,後來得知原來早餐店也是親戚所開。
 
IMG_1987.jpg
▲石榴鎮就算有小吃店,也不多見,不過都經營數十年,且多是自家裙帶經營。
 
IMG_1974.jpg
▲石榴麵不是一種麵,而是因應社造形象化的統稱。
 
在石榴麵店點的無非就是乾麵、湯麵、餛飩湯,切切粉腸、豆干,沒什麼太特別的,不過每樣皆20元左右相當親民,唯獨有樣新奇料理是台北沒見過的,以魚骨熬成湯頭,最後再加入油條就成了一道鮮美「油條湯」,一碗只要15元,著實讓台北悚驚訝不已,問了當地人得知其實大家還滿常這樣吃的,真是又應證了:讀天下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
 
DSC04965.jpg
 
DSC04966.jpg
▲對台北人來說,這碗油條湯將是最新奇的回憶,以魚骨熬成的湯頭湯白狀似味增,鮮甜味美,一喝上癮。
 
 
   
 
可食用的染布|何記手工日曬麵
路過斗六市榴中里八米道路旁的七彩顏色曬麵場很難不被吸引,就像染布場,五顏六色的麵條披掛成排的景象又是一個超好拍景點。「何記手工日曬麵」的老闆原本經營雜貨店,因早期交通不便,為了方便村子裡的顧客採購,店裡什麼都賣,一開始麵也是批發來的,但因麵的品質不穩定,就決定自己製作。
 
DSC04981.jpg
 
DSC04974.jpg
▲一般都是同時曬一種麵條,運氣好就有可能看到七彩曬麵,成為當地一個打卡熱點。
 
何記採用全天然可食用植物染劑製麵,黃色染劑是黃梔子、橘色為胡蘿蔔、綠色為抹茶、黑色是仙草,紅色為甜菜根去皮打成汁和麵,製好的麵條均須經多道工序日曬六個鐘頭以上才能收成,過程馬乎不得。
 
DSC04988黃染劑槴子.jpg
▲用天然食用植物染劑做染料也是何記日曬麵的堅持,各式顏色皆有替代食物染色,不用擔心食用到化學染劑。
 
就像曬棉被一樣,每天要看老天爺臉色,全憑經驗觀察氣候、濕度決定增減日曬時間,不其然的大雨將讓成品全部報銷,經六小時以上日照循序被風乾的麵條,養分及風味得以保留,口感較為爽彈,而機器快速風乾的麵條質地較統一,但風味口感也相對失色。
 
DSC04992何記手工麵.jpg
 
DSC04986何記手工麵.jpg
▲天然日曬麵的風味比機器快速風乾口感更加耐嚼有味。 
 
大路邊小秘境|榴水莊園生態池 
位於榴中里中興路旁的榴水莊園,原本是私人魚池,榮獲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辦理的2016 年建築園冶獎,莊園內養魚(烏龜)及種植多種青藥草,吸引野生動物前來覓食(如白鷺鷥、夜鶯等),使得莊園內成為小型的生態系統,營造都會城市中一個動植物的生態棲息綠地,路過這裡不妨進來走走繞池一圈,季節到了還可觀賞到落羽松美景。
 
DSC05064落羽松.jpg
▲不用登高入山就能漫步池邊森林步道,享受夕陽餘光,入口的涼亭也是居民常辦活動閒話家常的地方。
 
日治時期的木造驛站|石榴火車站
石榴車站是斗六小支線站,舊稱「石榴班驛站」,從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木造車站,二次大戰後改名「石榴」,石榴在日文原意小石頭,台灣人則以地形似水果石榴而命名,日治時期日本人以濁水溪流下的這些小碎石造鐵路道渣,全台約有75%的鐵路道渣來自石榴村,早期台灣人負責將石頭搬上火車運至沿線做道渣,因此石榴有個火車道渣班及工人休息處就在石榴火車站裡面,困苦的生活點滴彷彿歷歷在目,目前車站為無人駐守車站,約一小時一班火車抵站。
 

DSC05052.jpg
▲早期的石榴車站是個甘蔗園,後來因應日治時期的運輸需求才建了車站。
 
DSC05044石榴車站員工宿舍1.jpg
▲道渣工人休息處所仍保有日治時期的木造結構,懷舊之餘也讓人憐惜前人的辛苦血淚。
 
DSC05046.jpg
 
DSC05051.jpg
▲一個鐘頭才有一班火車停靠,其餘多數為過站不停。
 
既然經過就不要放過|斗六老街溫故知新
雲林最熱鬧的生活圈「斗六車站」,現今仍然是遊客喜愛的駐點,車站旁旅館多、商店多、小吃多,生活機能充沛,跟台北觀光圈類似,許多大樓裡有不只一家旅館,這次選住的華安大飯店是福華體系,就座落在斗六車站對面大樓裡,沒有獨立Chek In大廳,只在早餐餐廳前設一處櫃檯,但乾淨舒適附自助早餐。
 
DSC05070華安大飯店.jpg
▲華安大飯店雙床房空間寬敞,舒適便利。
 
DSC05105.jpg
▲早餐不華麗,但樣式選擇絕對吃得飽。
 
放下行囊後第一件事當然是直奔斗六老街探詢美食,其實斗六知名小吃多不勝數,隨便Google一下便知,這次也不例外走訪了幾家知名老店,像「阿國獅魷魚羹」、「斗六鄧記肉圓」、「古早味碗粿」等,隨便一家小店都30年以上,踩雷機率不高,入境隨俗,想吃什麼就隨意吧!
 
DSC05079阿國獅魷魚羹1.jpg
 
DSC05082.jpg
▲阿國獅魷魚羹好處是小菜有眾多選擇,但其實對於魷魚嘴必須吐出硬硬皮殼深感麻煩。
 
DSC05101.jpg
 
DSC05100.jpg
▲這家半世紀老字號斗六鄧記肉圓以油炸方式料理,自家米醬絕對是老店迷人的地方。
 
DSC05092.jpg
▲古早味碗粿沒有店名,但高手果然在民間,純米製作的碗粿香糯軟Q,不用太多華麗醬料就能豔光四射的純樸美味。
 
走逛一圈石榴社區,除了登高一覽全台最新「湖山水庫」的美景、走入石榴小鎮感受純樸風情,而由台灣鐵道工血淚生活堆砌出的「石榴車站」,彷彿日治時期日本人對於台灣人威權管治的畫面再次呈現,有了這些先民的付出,才能將當時建物、風景留給後代,有了社區改造,更將原本不為人知的小鎮特色發展出來,有機會來到雲林縣,不再只能去斗六老街,不妨來石榴鎮走走!
 
 

<< 旅遊INFO >>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
遊程規劃:旅遊達人   張豐盛(大熊老師)
 
大熊老師.jpg
TEL:0932050979
FB粉絲專頁:灰熊愛玩創意家族
 
 
湖山水庫入口
管理中心:05-5261977
雲林縣古坑鄉興東53號
 
賓哥室、時光寶屋
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檨林路47號
 
松花坡種苗園藝社
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檨林路41-1號
林志樺 (湖山里長)0921-304949
預約制
 
紅螞蟻生態世界 0910-378350
雲林縣斗六市檨林路73-1號
開放時間:09:00~16:00
酌收門票150元,可抵消費100元
 
石榴村落探秘
星空電影院、石榴居、童玩館
雲林縣斗六市長和路2、3號
 
榴中客棧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58號
 
榴中社區文物館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105號
 
新德豐碾米廠
雲林縣斗六市長和路101巷2號
 
張氏宗祠
雲林縣斗六市長和路101巷38號
 
長和宮
雲林縣斗六市長和路15號
 
榴水莊園生態池
雲林縣斗六市石榴路61號
以上均可聯絡:榴中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楊保中0933-922093
  
何記手工日曬麵 05-5573251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113號
開放時間:08:00~19:00
 
石榴魷魚羹麵店 05-5573251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53-6號
開放時間:06:00~13:30
 
三友餅好早餐店(榴中麵店)  05-5572873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85號
開放時間:05:30~22:00
 
石榴火車站
雲林縣斗六市榴北里文明路26號
 
斗六老街
雲林華安大飯店 05-5361001
雲林縣斗六市民生路156號9樓
 
阿國獅魷魚羹 05-535-4010
雲林縣斗六市大同路112號
 
斗六西市鄧記肉圓 05-5336072
雲林縣斗六市興北街88號
 
古早味碗粿 05-5323093
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122號
 

喜歡露比的文字及影像

歡迎關注FB 麋鹿露比三兩食事 粉絲團!

本文內容與照片皆為個人版權,如有需要歡迎聯絡露比

看更多文章 麋鹿【露比】三兩食事

 

   


arrow
arrow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